上海交通大学 当前位置:上海交通大学 > 正文

下真功夫、求真学问,这位交大博士立志解国家法治真问题

  • 浏览次数:56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李德旺,一位公法方向的博士生,致力于将学术研究与国家法治建设相结合。读博期间,他在授权法治、暂停法律适用、地方变通立法以及行政授权等法治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多个重要法学期刊上发表了相关文章,获得了广泛的学术认可。

以下是干部培训网整编《下真功夫、求真学问,这位交大博士立志解国家法治真问题》详情——


他,向上生长,笃行致远力解法治建设新题

他,向下扎根,勤奋耕耘探索法学研究真谛

他就是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文治新人”

凯原法学院李德旺

image.png

立志解法治真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法治改革的步伐也在加速推进,法学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时代课题。作为公法方向的博士生,李德旺立志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国家法治建设与改革的需求相结合,着力研究并解决目前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进而推动法学基础理论的知识更新。读博期间,李德旺以授权法治为主线,在重要法学期刊上分别就暂停法律适用、地方变通立法以及行政授权等我国法治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些学术成果,先后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法史学》等权威文摘多次转载,不仅获得了学界的认可,还受到了部分实务部门的关注和推介。

在学术写作之余,李德旺也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到国家与地方的法治建设中来。在校期间,他担任“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基地”联系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向上海市有关部门撰写过多份决策咨询专报。此外,他曾向全国人大法工委递交过多份修法建议,也曾受委托执笔起草地方政府规章,并通过专家论证。在李德旺看来,资政建言是博士生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适当参与资政建言工作不仅能够促进自己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还能够刺激自身的学术思考,有助于发现新的学术课题。他说:“应用对策是不是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精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研究的思想深度和学理厚度。只有理论研究得越深,提出的建议才会越高明、越管用。”

image.png

(2023年10月,在重庆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衡量一项研究有没有价值,一个关键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真正地解决了理论上或者实践当中的问题。在人文社科领域,往往最需要也最难做到的是“一叶知秋”。在新鲜的学术热点不断涌现的环境下,李德旺认为,对待热点要有所区分,要看热点背后是不是存在一个能够成立的学术问题。在法学领域,特别需要学者认真剖析实践中出现的新趋势、新变化对既有的法学知识体系和理论结构产生了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既有的法学基础理论又应该如何调整和变化才能应对。李德旺说:“越是前沿的问题,根子可能越是基础性的。作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术训练过程中,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判断眼光,找准问题在哪,更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把理论基础打扎牢,这样才可能做出来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解决真问题。”

下学术研究真功夫

在李德旺的书桌旁,一直贴着一张照片,是他拍摄的导师叶必丰教授授课时的一张PPT,上面写着:“也许你才起步,但请让我可以看到你认真的态度”。学术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尤其是法学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必须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在读博阶段,李德旺始终对学术研究抱以认真的态度,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写作节奏。对于初学者来说,写作一篇有质量的学术论文并不容易,从最先确定选题到查阅文献资料,从完成最初的论文稿件到最终发表见刊,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入学交大以后,李德旺每次写完论文初稿后,都会第一时间发给导师审阅。刚开始收到导师批阅后的稿件,上面满是修改意见和建议,包括对问题的提炼和引入方法、写作内容的体系安排、论证的逻辑机构、句子的表达技巧,甚至还包括非常细节的字词语病和格式错误。对于导师指出来的问题,李德旺都会认真思考意见背后的用意和考量,仔细地总结经验、修改稿件,同时也会争取下一篇写作时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经过一篇篇论文写作训练和导师指导,李德旺的写作经验也在逐渐积累,导师的批注意见也逐渐从基础性的问题变成了更深层次的理论讨论。在李德旺看来,读博阶段更重要的是写作训练而非发表,只有充分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写一篇有一篇的提高,才能够避免在一个水平上徘徊不前。

image.png

(李德旺拍摄的导师叶必丰教授授课时的照片)

投稿发表的过程是最容易令人产生挫败感的。很多时候,尽管自己在稿件投递出去之前已经作了充分的修改和完善,可能也会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在这种情况下,李德旺也没有气馁退却。他说:“研究者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投稿没有回信或者被拒,不仅要思考自己的稿件是否与所投刊物的喜好相符,另外还要思考自己的研究是不是还存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空间。如果坚信自己的选题有价值,哪怕周游十几个刊物,也不要轻易放弃。”

做踏踏实实真学问

博士阶段是由学生角色转型到学者的关键时期。李德旺认为,对于人文社科的研究生而言,学术能力的成长非常重要,要逐渐养成自己独立做研究的能力。求学贵在求真学问、真进步,有了这种追求,自己面对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满足于差不多,才不会急于求成抑或轻言放弃;有了这种追求,才会“学然后知不足”,才会明白自己对很多地方没有充分全面地了解清楚,才会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逐渐深化自己的思考。李德旺表示,学术研究和学术思考的过程,往往需要有持之以恒的专注。在得到导师的要点指引之后,自学能力和自信心都非常重要,不仅需要自己主动检索材料、分析文献,还需要有自信,相信自己通过掌握正确的方法,能够分别材料的优劣,能够真正掌握文献的要领。选题决定价值。在他看来,对于博士阶段的学术训练而言,选择一个有价值、有难度并且自己愿意花功夫的题目,不仅对研究成果的最终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术能力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别人写不出来的地方把它写出来、研究清楚;在别人都研究的时候,提出不一样的分析方法和结论,这非常考验研究者对于问题研究的热情、专注和信念。”

image.png

(2023年11月,在励志讲坛暨文治星享会做“求学贵在求真”分享)

研究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文献资料短时间没有办法找到,不得不暂时搁置下来,但是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惦记着这个问题,便会在潜意识里保持很强的学术敏锐度,这样有助于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发现以往没有发现的资料,也会刺激自己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文献材料,李德旺在研究中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方法。一是将可能用到的研究素材和实证材料按照不同的类型和时间脉络整理在一个文档之中。二是在阅读理论研究文献时,将后续可能用到的段落,分别置于自己的研究大纲和框架的相应位置。这样分门别类地整理研究材料,并且按照引用格式标注清楚的文献记录和摘抄,对于后续写作会方便很多,也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着看文献进而形成连贯性的理解和认识。

在交大求学期间,李德旺先后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文治新人”、第八届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之星”提名奖、第十一届应松年行政法学优秀学生奖、两次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世辉学术创新奖学金等荣誉。在他看来,这些荣誉是学校和老师们对自己成长的一份认可、见证和鼓励,同时更是自己新阶段的新起点。对他而言,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新的探索,他更期待自己接下来能够继续产出新的有质量的学术成果。

image.png

(2023年11月,李德旺在广州“应松年行政法学优秀学生奖”颁奖典礼上)

2024年李德旺即将毕业踏入社会,回顾在交大的读博时光,李德旺同学觉得非常充实也非常感激,他说:“非常感谢交大提供的优越的求学环境,也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高标准的、无所保留的教导和培养!希望在顺利毕业之后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用交大教会我的本领继续新的成长,用新的成绩为母校添一份荣光。这或许也是践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一种方式!”

文治小札

李德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叶必丰教授。先后在《法学家》《现代法学》《社会科学》等CLSCI、CSSCI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法史学》、《法治日报》等多次转载,荣获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文治新人”、第八届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之星”提名奖、第十一届应松年行政法学优秀学生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两次)、凯原法学院“学生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两次)等多项荣誉。


以上是《下真功夫、求真学问,这位交大博士立志解国家法治真问题》,更多干部培训基地学校动态请关注【新闻中心】-【学校新闻】。

0.284391s